首页>>建筑信息化>>新闻报道>>
四川成都实现点对点数智化管理
- 时间:2023-10-24 12:18
- 来源:中国建设报
城市道路的井盖是地下市政管网基础设施日常维护检修的“窗口”。井盖安全与否,不仅关系到地下设施的运行安全,更关乎市民“脚下安全”。日前,四川省成都市完成首批3万口井盖的二维码“身份牌”识别系统安装工作,井盖有了“身份牌”,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发生新变化。
报修信息一应俱全
井盖遍布城市角落,要想对其实施全面监控,就必须安装相应的定位装置。在茶店子地铁站附近,不论是方形还是圆形井盖,旁边都有一个白色小方块,上方有二维码。扫码之后,街道名称编号、井盖编号、门牌地址、井盖类型等信息一应俱全,报修热线也清晰地标注在页面顶端的显著位置。
“今年以来,我们沿着三环路完成首期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和交通要道上3万口井盖的二维码‘身份牌’识别系统安装工作,通过‘一盖一码’,实现对井盖点对点的‘数智化’管理。”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由特殊环保材料制成的“小小身份牌”内嵌智能芯片,外壳结实稳定、坚固耐磨,可有效避免车辆碾压、雨水冲刷、风化腐蚀等引起的磨损破坏。
提升精细管理水平
如今,一旦发现井盖有破损或其他安全隐患问题,市民只需要扫描井盖上的二维码,即可一键上报,避免了繁琐的报修流程。同时,管线公司能够实时追踪井盖状态,了解井盖的维修历史、检修记录等信息,及时派遣维护人员开展井盖的维护、检修和追溯工作。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正进行第二批5万口井盖‘身份牌’安装工作,争取在年底前完成。”便捷的一键报修和精确的资产管理功能可极大地提高井盖的维护和管理效率,不断完善井盖管理系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市民打造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市民参与井盖治理
最近,家住温江区光华大道三段附近的李先生在下班回家途中发现中新·公园大道旁有一处破损井盖,李先生拿出手机拍照,将照片上传监督管理平台,反映了该问题。很快,温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平台的工作人员就在后台收到了该案件,立即派遣至相关权属单位进行处置。
检查井盖破损程度、用卷尺丈量井盖尺寸、在周围设置警戒装置……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取下破损井盖,安装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井盖并增设了防坠网,更好地保护行人安全。
“人人都是城市管理者。市民通过手机上报问题后,还可以在手机端看到整个案件的办理流程以及处置结案的照片。我们积极推动更多市民参与井盖病害的发现和上报,构建及时处置民生问题的闭环管理服务模式。”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赵 杜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