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信息化>>新闻报道>>
拓展应用场景 完善产业生态 上海聚焦人工智能培育新动能
- 时间:2023-07-07 12:42
-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刘士安 谢卫群 沈文敏
《人民日报》( 2023年07月07日 第 03 版)
用语言描述形象,人物的3D面孔随即显现在电脑屏幕上——以制作数字人像见长的影眸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去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推出这项技术时,还需要用360度摄像机捕捉人体,而现在依靠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借助一段语言或一张照片,就可以制作出影视级数字人物形象。
7月6日至8日,上海举行主题为“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展企业数量、展览面积均创历届之最。一批来自上海本土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登场亮相,展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
上海是国内最早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城市之一。近年来,上海在场景应用、生态建设、人力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企业从2018年的183家增至2022年的348家,产值也从1340亿元增至3821亿元。
“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演进,引领人工智能行业的新一代浪潮,催生产业变革。”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说,上海正积极发力,聚焦人工智能培育新动能。
不断拓展应用场景,让技术更成熟。
在环绕浦东张江人工智能岛的智慧河上,无人驾驶船搭载乘客悠闲游弋。未来,当无人驾驶船在更多景区水域投用后,人们只需在手机上下单,便可定时定点登船,泛舟游览或商务洽谈。
为推动人工智能在水上应用,“AI+海洋科创中心”在张江人工智能岛打造了“上海人工智能水域应用场景试验区”。“有了无人驾驶车,能不能造无人驾驶船?我们来到这里试验,终于成功了。自动航行、自主避障、自行靠离泊,都已实现。”智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辉说。
前5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有3批共58个重大应用场景发布,有效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不断完善产业生态,让发展更有力。
近年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数据交易所、白玉兰开源开放研究院等创新机构相继建成运营,浦东张江、徐汇西岸、临港新片区、闵行马桥四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一批开源开放的体系发布,一批智能芯片流片量产,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试运行,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揭牌启用。
为人工智能开发者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上海制定出台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编制实施了人工智能算法创新行动计划、人工智能地方标准体系。
作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浦东新区的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已超600家,产值规模逾1200亿元。临港新片区的全球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已连续4年举办,国际算法创新基地、智能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下一步,上海将全力夯实产业基础,加快多模态、通用大模型研发攻关,加大力度开辟智能内容生成、科学智能等新领域新赛道,打造自主智能计算生态,加强人工智能产业国际合作。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