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信息化>>应用创新>>
重庆实施工程造价咨询项目差异化监管
- 时间:2025-11-03 11:23
- 来源:中国建设报
针对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取消后市场竞争失序、服务质量不高等痛点问题,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实施工程造价咨询项目差异化监管制度,构建起精准施策、多跨联动、闭环管理的工作体系。制度实施两年来,“0元”中标现象逐年减少,市场主体优质优价、公平竞争意识明显增强。据悉,该做法入选重庆市级清廉工程建设优秀实践案例。
项目分色分类
注重精准施策
2023年2月,重庆市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管理的通知》,在全国率先推行造价咨询分色分类差异化监管。以造价咨询服务收费下浮幅度为基准,将项目划分为绿、黄、橙、红四类:下浮35%及以下为绿色,35%至60%为黄色,60%至85%为橙色,85%以上或被实名举报并查实违法违规的为红色。
其中,绿色项目实行常规监管、“无事不扰”;黄色、橙色项目需签署执业承诺书,分别按不低于10%、20%的比例开展抽查;红色项目列入风险名单并公开,每季度实行100%全覆盖检查。通过对不同风险等级项目分类施策,形成“宽严相济”的监管梯度。
多跨协同联动
凝聚监管合力
通过有效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市场主体等多方力量,重庆市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监管机制。
跨部门联动,建设配套管理系统,与招投标管理部门数据互通,实现项目信息动态采集与自动分色,监管结果定期在“重庆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公布,供市场参考。
跨区域协同,建立区县协同机制,企业注册地与项目属地不一致的,由项目属地与企业属地共同监督,实现“监管跟着项目走”。
跨层级协作,市区联动监管红色项目,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由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对涉嫌恶意低价中标线索开展初步调查,发现问题则移送主管部门处理。
持续闭环管理
提升工作质效
重庆市坚持项目信息清单化、监督检查常态化、结果反馈制度化的闭环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监管质效。
抓项目全量入库,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宣贯培训,督促区县和企业将全部项目纳入监管系统,建立红色项目清单并动态更新项目状态。
抓常态化监督检查,按季度常态化抽查项目,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对违法违规线索及时核查处理。
抓总结提升,坚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复盘”机制,优化检查方式、规范检查流程,按季度通报制度实施情况,推动责任落实。
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还将与纪检监察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定期报告项目廉情风险,进一步压实委托人责任,防范廉洁风险,筑牢行业清廉“防火墙”,推动工程造价咨询行业高质量发展。
王 强 王耀利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中国建筑业协会
| 中国建造师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水利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南方电网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中国能源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全球资源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环保设备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