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信息化>>应用创新>>
AI赋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5-02-19 10:40
- 来源:中国建设报
□ 赵 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AI(人工智能)是当今世界最前沿、通用性最广泛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推进AI技术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典型场景的应用,对促进我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更宜居,AI技术助力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建筑营造方面,结合AI技术与智慧建筑,可以实现建筑节能减排、智能家装、智能家居等智慧化应用,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居住品质。建筑运维方面,基于AI技术打造的居住功能体检系统可以实现精准的多维数据分析,帮助发现住宅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大模型和虚拟技术增强交互体验。社区治理方面,基于专业知识库,通过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智慧化服务;通过AI算法识别,对高空抛物、电动自行车入楼等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监控报警,提升社区的整体治理水平,提高居民满意度。
更韧性,AI技术助力守牢城市安全底线。燃气方面,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AI技术开发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监测系统,可通过实时监控燃气泄漏、预测设备故障等方式,大幅提升燃气安全风险防控水平。排水方面,借助知识图谱、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结合物联感知技术,深度挖掘城市排水防涝大数据,为排水防涝调度、排水设施建设、排水预警预报提供能力支撑。地下管线方面,结合物联感知技术和AI技术,实现地下管线智能防挖损,降低爆管、马路拉链等事故发生率;实现井盖状态、管线状态智能化常态化监测预警,提高风险处置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更智慧,AI技术助力建设全流程提质增效。设计环节,基于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大数据,结合AI技术辅助,智能生成设计方案并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预测和评估建筑设计的性能,提高设计效率。审批环节,依托AI技术、大数据、电子签名签章等,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服务事项的智能审批,包括在线审图、在线办件等工作,提高审批的效率与准确性。建设环节,结合AI算法识别、物联网、智能控制、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实现工地现场人员穿戴、机械操作、机械状态、位移变形、工地环境等智能监测,提高施工效率,避免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物尽其用,技尽其能。AI技术不仅是一项新技术,更是一场撬动未来无限可能的重大科技革命,是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拥有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广阔应用场景,要深度挖掘AI技术新赛道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新应用、新场景,开辟广阔市场、创造更大价值,充分释放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稳增长、扩内需巨大潜能,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向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发展。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