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建筑信息化>>新闻报道>>

以“数据驱动”高效赋能城市管理

  随着时代发展,由“0”和“1”构成的数据渐渐成为宝贵资源,充分挖掘、分析、应用数据也成为城市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创新举措。安徽省合肥市“城市大脑”以城市全量数据源、智慧赋能中台、运行指挥中心、综合智能门户为基本要素,形成以“数据驱动”为特征的城市综合智能运营管理指挥“中枢”,支撑城市“智慧”运行、管理、决策和应急指挥。

  通过三年建设应用,合肥“城市大脑”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大数据平台打通了市县两级近200个业务系统,构建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数据交换通道。归集数据目录达1.86万类,汇集数据突破了350亿条,重点聚焦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同时还升级新建了一批优质场景,如智慧社区、智慧课堂、智慧物流、城市治理“一张图”,切实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城市管理 多方参与

  在覆盖全市各县区1065平方公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上,“数字城管”将井盖、路灯等城市部件纳入了城市信息化管理中,相当于给每个部件都配上了一张“身份证”。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

  在合肥“数字城管”指挥平台上,通过与各区大共治平台联动,从上报案件到案件派发处置,1个小时不到便可以顺利结案。据了解,目前市民可以通过“市民通”APP上报身边发生的城市管理问题,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截至2023年年底,合肥数字城管指挥平台共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504.19万件,总结案率99.23%。

  空气质量 精准监测

  在合肥市生态环境监控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可以看到全市所有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雷达扫描数据。

  相关部门在合肥市的很多高楼上架设了激光雷达,不停扫描周边半径五公里内的空气情况,实时上传数据。而装载了颗粒物激光雷达的走航车,激光扫描垂直高度达1000米。走航车走到哪,数据就可以监测到哪。激光雷达就像一根根探针,实时探测空气中的PM10还有PM2.5含量。

  在大数据平台上,可以随时看到雷达扫描的情况。比如,激光雷达走航车在哪里测出污染,便可以快速知道污染源是从哪产生的。据探测,2023年,合肥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86%,连续三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交通超脑 劳苦功高

  合肥市于2018年就启动了交通超脑1.0示范项目建设,2020年又升级交通超脑2.0,实现对全市3000多个路口及6000多个路段的全线精准感知和动态研判。

  例如,在枫林路与望江西路交口的潮汐车道,流量监测数据随时会上传到后台的交通超脑系统。出现事故,后台接到报警,会指令最近的警力到达现场,对事故进行快处快撤。同时,相关部门还推行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服务,实现接警员与当事人线上见面、远程取证、定责,整个过程只要3~5分钟。

  2023年,合肥市卡口通行车辆已经达到了6000万辆左右。道路流量大大增加,但城市道路平均速度并没有下降。根据《中国城市交通报告》,2023年第三季度,合肥市在全国排名第34位,较2022年拥堵程度下降了11位。

  数据赋能 兴业惠民

  近年来,合肥市积极贯彻“数字中国”战略,按照“数字江淮”建设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规划搭建“政务云+城市中台+典型应用”的城市大脑体系,有效提升了政府数字化治理和数字化服务能力。

  改变,不仅仅发生在交通出行、市场监管、社区治理等领域,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都用到了数字化技术,这一串串看似简单的数字,体现的是合肥这座城市正变得越来越“聪明”。

  随着“城市大脑”建设的加快推进,合肥也将在这里探索未来城市的更多可能。下一步,在打造一体化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合肥市将重点瞄准城市治理“一张图”以及“一网统管”等内容,升级打造一批“企业受益、群众有感”的多跨协同应用,有效支撑合肥市治理能力提升、民生福祉改善和数字经济发展,让“城市大脑”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体。

  何 雯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