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建筑信息化>>解决方案>>

智能感知与监测 让城市运行更安全智慧

  □ 赵雨亭
 

  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是保障安全的新动能,近日出版的数字中国建设出版工程·“新城建新发展”丛书分册《市政基础设施智能感知与监测》,聚焦市政基础设施监测预警的技术与创新实践,从理念与技术革新、创新实践案例等角度,系统阐述了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测的发展概况,智能感知与监测的总体架构、安全监测方法,各地实践案例,以及未来展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人口和功能继续向城市集聚,与城市运行密切相关的供水、排水、供热、桥梁、管廊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变得愈加复杂。当前,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阶段,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进入集中老化和风险凸显期,城市管理和运行安全风险加剧。为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市政基础设施智能感知与监测从城市整体安全运行出发,以预防燃气爆炸、桥梁倒塌、城市内涝、路面塌陷、大面积停水等事故为目标,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感知城市运行状况,分析生命线风险及耦合关系。实现对市政基础设施的风险识别、分析研判、辅助决策,使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实现“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置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根本转变。

  防范城市风险,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是全球城市共同愿景。有的国家较早提出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通过提升隧道、移动桥梁、交通信号和街道的监测能力,增强城市韧性;有的国家从数字化、可视化平台、绿色化等多角度入手,广泛地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有的国家通过综合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各类建筑的网格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服务水平;有的国家通过在城市内设置传感设施,随时监测城市状况,并构建起监测和应急联动机制;有的国家将国家智能传感器平台作为国家战略项目,并探索利用其生成智能解决方案。

  围绕相关决策部署,地方积极开展实践、勇毅探索。安徽省从摸清城市地下管网信息、建立城市生命线安全技术规范、打造全省监管“一网管”、鼓励市场参与汇聚建设合力、重产业集群培育五个方面,大力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合肥市成立由城乡建设局、财政局、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和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建设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建立风险立体化监测网络,实现“风险定位—前端感知—专业评估—预警联动”全流程管理。佛山市通过汇聚各部门既有数据源和新生成的城市监测数据,搭建城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针对各部门需求,建设相关专项安全应用。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为此,需要从体制机制、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等制度层面,以及从研发应用等技术层面不断完善。本书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既总结经验、又展望未来,有助于从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加深对市政基础设施智能感知与监测的理解、认知,并为参与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