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建筑信息化>>行业透视>>

广联达刘刚:深耕造价领域 BIM2.0概念需落地

   2014年,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达”)发布广联达BIM 5D产品,开启了以应用为主、模型为辅的BIM2.0时代。广联达高级副总裁袁正刚指出:“BIM不只是一种信息化技术,它也会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个工作流程,并对企业的管理起到变革作用。BIM可以提供一套整体的解决方案,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设计院以及业主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在整体解决方案中,工程造价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实现BIM技术和产品的落地,真正实现工程造价领域的精耕细作,仍然是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日前,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以下简称“中价协”)在重庆召开工程造价信息化战略研究成果发布及研讨会,并将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作为两大研究课题之一进行现场成果发布。广联达研究院副院长刘刚作为课题组专家成员之一,不仅参与此次课题研究,更在会议现场以专家代表的身份进行成果分享演讲。会后,针对刘刚的演讲内容及研究方向,小编对其进行深入的采访,以下为专访内容归纳产出。

  BIM助力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此次研讨会上发布的“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研究方向和成果?

  刘刚:从整个研究课题的方向来说,主要是三个方向。首先是洞察整个工程造价行业的BIM应用,通过对400多家企业和上千人的调研样本数据统计分析,了解BIM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为BIM在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以便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其次是针对造价全过程BIM应用的研究。就是研究BIM在造价全过程中如何应用,产生哪些价值,解决哪些问题。最后就是研究BIM技术对工程造价各从业主体的影响,为工程造价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记者:BIM在工程造价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

  刘刚:从行业发展来说,第一是利于全过程的集成管理,第二就是促进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第三就是数据积累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从集成管理上来说。中国的造价行业,我们的工作很多时候还是聚焦在工作量的计算和审核上,迫切需要利用创新的技术手段把人的精力解放出来,做更有价值的工作。BIM模型是一个载体,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都会产生数据,它都会承载在这个模型上,这样这个模型和数据又可以再利用,相当于BIM提供了一个集成化的管理环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在整个模型里是连续的、完整的。在项目整个的管理过程中,从技术手段和条件来说,BIM是具备全过程管理的条件,有利于我们真正实现管理上的提升。

  其次,讲到BIM能够明显提高造价行业的整体水平,主要表现在过程造价管理本身。BIM对于项目管理当中的成本、进度、质量、协同这些方面都有促进。从这次数据调研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很认同BIM对成本的作用,因为效率和质量确实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造价从业人员来说,用了BIM的直接结果一是速度快了,二是做的东西质量好了。不管对企业还是个人来说,BIM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直接带来效益。

  最后,BIM还有助于数据的积累。对造价行业来说,尤其是造价咨询企业,积累案例工程,形成造价指标一直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但是传统手段耗费的人力物力又太大,导致一直搁浅或者效果不明显。然而,BIM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技术难题,项目过程中各个阶段产生的数据都在BIM模型上,有助于形成数据积累,借助后期对数据的分析和加工,形成造价数据库,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基于这次的课题研究成果,BIM在工程造价行业的应用现状是怎样的?

  刘刚:随着大数据、云技术、BIM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于工程造价行业来说,信息化成为大势所趋,甚至可以说技术走在行业发展的前面了。从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相对比较孤立,而且各个阶段无论是行政管理部门还是企业,数据并不完全连通,有时管理口径也不完全一致,政企之间缺乏协同作业。BIM应用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本身有助于工程造价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同时在我国,BIM在造价行业主要聚焦在招投标阶段,其实从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趋势来说,应该朝着全过程、全要素的方向发展。从欧美发达国家来看,他们已经实现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并且在投资可行性分析阶段和设计阶段就开始分析建筑交付后的运维阶段的成本。

  工程造价BIM深耕需落地

  记者:BIM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几年的时间,在造价领域还是未能形成比较成熟的技术应用,您认为主要的挑战在哪里呢?

  刘刚:挑战主要有四方面,不仅是造价行业,现在每个行业都有这四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缺乏BIM人才。BIM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它的产生并不等于说我们一定要针对BIM本身去培养相关的人才。它实际就是一种工具,可能短时间内需要一些BIM的专职岗位,从发展角度来说,今后也许不需要专门的BIM岗位,而是本专业的人掌握BIM技术作为工具使用。就拿CAD来说,发展前期还有专门的CAD画图岗位,随着大家使用越来越熟练,让它真正变成一种工具使用的时候,那种针对性的人才也就不需要了,BIM同样如此。所以,现阶段虽然BIM人才缺乏,但是人才的培养还是需要跟专业结合的。

  其次是标准,就是国家和行业缺乏标准。在现阶段,标准的制定和落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但是,我们不用坐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成熟,企业可以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以支撑BIM的应用和推行。

  另外就是BIM类的软件。现阶段,BIM类软件确实比较多,我们大致可以分为BIM基础软件、BIM专业应用软件、BIM平台软件。基础软件主要是建模类的产品。尤其是设计阶段的应用最多,专业应用软件主要是国内各厂商的产品。例如BIM算量的软件、BIM碰撞检查软件、BIM5D软件等。BIM平台类软件是主要解决协同工作的需求,各专业软件产生的模型,通过平台软件实现集成和协同。例如欧特克的BIM360和广联达的BIM模型服务器都是这类软件。

  最后是应用模式。这种挑战可以说是必然的。随着BIM技术应用地不断深入,它必然会对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产生影响,传统模式不改变的话,肯定会阻碍BIM的深入应用,解决了现有的问题同时,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所以需要企业适时做出调整。而这种调整,除了意识上到位,更需要向IPD、EPC等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转型升级。

  记者:讨论过BIM的价值和挑战,可以明显看出来,其带来的价值还是很明显的。那您觉得在工程造价领域,我们应该如何实现BIM在国内进一步推进,最大限度实现其价值呢?

  刘刚:从行业的角度来说,也可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行业的主管部门,二是企业,三是软件厂商。

  从行业主管部门来说,在BIM推广的初期,政府和行管部门的主导和推动是至关重要的。BIM的应用和推广需要政策的引导,需要标准的支撑,需要市场环境的配套。例如美国GSA总署就是在国有投资的公共项目中推行BIM,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其次对于企业来说,建立BIM中心,建立企业标准,构建企业的BIM构件库,开展BIM的培训,制定BIM实施方案。有方法、有步骤的推进BIM,实现整体规划,试点先行,局部突破。

  最后,对于软件厂商来说,在BIM大趋势下应该更加开放。上下游数据之间不能够打通和开放,BIM就失去了应用的意义。以算量软件为例,三维算量和BIM算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三维算量是无法复用的。相对开放一些,整个产业能够根据一些标准来共同发展,这样整个行业BIM的应用推广,就能够更快一些。

  平台化战略 广联达BIM2.0的精耕细作

  记者:说到技术和产品研发,广联达推出了造价信息云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包含的产品和服务,与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的应用有什么联系吗?

  刘刚:每一项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最终还是服务于项目。整个项目全过程的管理,需要其它部门的支撑,而BIM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在各个层面很好的提升效率,支撑管理的交互。从大数据来说,无论是通过BIM,还是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所沉淀下来的数据,都是在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而这些数据同样可以支持到项目各阶段的应用中。造价信息云服务平台的作用就在于,采集和存储这些大数据的同时,通过公有云的方式提供服务,以支撑项目全过程的管理。

  广联达推出的工程造价的指标、材料价格信息等造价信息类产品,都是依托大数据技术,提供信息服务。云服务平台用到的技术,不仅有云计算,大数据,还有BIM和移动应用,所以这是一个综合的应用。

  记者:广联达在2014年中发布了“BIM5D”,BIM5D跟这次的行业研究成果有什么关联?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刘刚:有关联。尤其是在施工阶段,无论是业主、咨询企业还是施工企业,能否在施工阶段实现动态过程控制,BIM5D软件产品的应用是关键。通过BIM5D软件可以实现多专业的深化设计模型的集成,基于全专业的模型进行技术、生产和商务的管理应用。在BIM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研究课题中,就是研究如何利用BIM5D软件实现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中期支付、结算及变更的管理。

  记者:广联达现阶段主推的是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那么在工程造价业务方面,目前广联达BIM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刘刚:在目前的宣传和推广上,广联达比较聚焦在施工阶段,但并不等于说不涉及其它阶段,前面也讲过,目前在造价行业更多聚焦在招投标阶段,在施工阶段BIM应用相对薄弱,然而要实现造价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利用BIM技术实现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是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广联达BIM的宣传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对BIM的应用。

  这个方向也是与2014年广联达在BIM5D产品发布会上提出了BIM2.0的概念相一致的。这也是广联达BIM向更加注重施工过程管理和深入应用的方向更进了一步。BIM1.0更多的还是集中在模型的建立和基于模型的简单应用。到了2.0阶段,更加聚焦在BIM技术在项目过程的整体把控和管理,更加注重在技术、生产和商务三条管线的深入应用和协同应用。

  记者:请为我们透露一下2015年广联达BIM的战略部署?

  刘刚:从BIM发展方向来说,广联达会继续推进BIM2.0的应用。广联达2014年提出BIM2.0这个概念,在2015年需要进一步的落地,会持续以PM项目管理为核心,以BIM为关键支撑,以DM大数据为可持续提升的基础,结合云计算、移动应用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项目的效率与效益的显著提升。

  从发展模式来说,广联达BIM将以平台化发展战略为核心,更加注重协作和生态圈的建立。解决方案和产品将更加满足项目全过程管控的核心需求,结合互联网思维构建端+云+大数据的产品架构,在给客户带来价值的同时,推动整个BIM2.0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崔凤娇)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