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建筑信息化>>BIM>>

BIM渐成“香饽饽” 人才培养引关注

 
QQ截图20130423232301.jpg
 
    鸟巢、水立方、上海中心、沈阳机场,各地的大型标志性建筑蔚为壮观令人感叹。然而,如果没有BIM技术,从设计师的创意灵感到设计图的展现,再到施工的工序和管理,这个复杂的过程将很难实现。
 
    “BIM技术正在推动着建筑工程设计、建造、运维管理等多方面的变革,将在CAD技术基础上广泛推广应用。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能,有着越来越大的社会需求,正在成为我国就业中的新亮点。”4月19日,在2013第二届“龙图杯”全国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启动大会上,中国图学学会执行秘书长、BIM大赛组委会主任贾焕明说。
 
    BIM是什么?
 
    所谓BIM(建筑信息模型),它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是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对建筑设计、建造及运维过程中的方案进行可视化展示、分析和优化,把在CAD时代只能在建造过程中发现的设计中一些遗漏或错误,在三维数字化模型中预先发现并解决。
 
    BIM能起多大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软件所所长王静介绍说,双层幕墙结构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每一层140多块各有编号的玻璃幕墙无一相同。由于采用BIM技术,目前以每3天一层的速度向632米的总高日夜挺进。按传统施工法,就算现场有再多的人,也无法完成如此高精度的安装,而如今一层楼16个工人就可以全部搞定。
 
    “10多年前我们建造当时‘第一高度’的金茂大厦时,所有构件必须先工厂内拼装完成,再拆卸运至现场拼装。如今有了BIM技术,纵然幕墙玻璃块块不同,都可事先在电脑中精准计算、三维演示,每块构件到了现场按先后顺序一气呵成。”总承包上海建工集团总裁杭迎伟说。毫无疑问,在建筑行业,BIM成了“香饽饽”。
 
    虽然BIM势如破竹,但是行业发展还存在着不小的问题。“人才、标准和自主软件应用成为行业发展的三大瓶颈。”王静表示。
 
    解决人才短缺要从在校学生培养抓起
 
    “目前,BIM技术人才短缺是不争的事实,也正是因为BIM技术人才的缺乏,造成了应用BIM的企业或单位,大多采用后BIM模式,削弱了BIM技术应有的效率和效益。造成上述现象,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如果说体制和机制的原因短期内不好解决,那么就让我们从关注BIM人才队伍的建设入手,从关注在校学生的培养做起,因为学生是BIM技术的后备军、未来的生力军,是BIM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希望所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陈伟说。
 
    他表示,当前建筑行业信息化快速发展,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也更最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事实上,学生毕业后无论到建筑企业还是到设计院所就业,都不能单一地只做本专业工作。一个建筑物,是由建筑、结构、设备、能源、环保、管理等多个专业构成的有机协调的统一体,各专业彼此融合,相辅相成,在一个总的目标下既独立又合作地开展工作。而目前学校教育却是分专业教学,很少有多专业集成设计的训练环节,即使是毕业设计,也是各专业独立选题,很少交叉。这实际上并不能真实、完整的反映各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间的协调与配合。这种状况,短期内还较难解决。政府要做的是以积极的态度,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加以推动和引导。
 
    “龙图杯”搭建普及应用平台
 
    据介绍, “龙图杯”全国BIM大赛旨在推动BIM技术在企业界和教育界的普及和应用,为工作在一线的广大科技人员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发现和培育在建筑行业的一批探索者、先行者,将他们送上马,从而带动和提高我国建筑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经过两年的筹备工作,首届全国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于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比赛吸引数百名企业设计人员和院校师生积极参与,参赛作品内容覆盖建设领域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各阶段的BIM应用,经过现场答辩,专家认真论证,12个参赛作品脱颖而出,这些作品分别展示了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BIM应用的领先水平,显示出巨大的社会效益。
 
    主办方称,本次大会为建设领域BIM业界提供了一次良好的交流互动机会,进一步推进建设领域信息化进程,推动BIM技术在国内的深化应用。“开展BIM工作的思路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培训教育为基础,以科研院所为引领,以大赛为激励,以政府为支撑,以科技社团为纽带,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全面推动BIM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贾焕明强调说。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