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建筑信息化>>BIM>>

BIM技术是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2017年以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发起的《中国建筑业企业BIM应用分析报告》持续追踪行业发展,从多个视角分析、探讨建筑业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现状、发展情况与趋势等。作为该报告编委会专家代表,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汪少山在接受《中国建设报》采访时介绍了BIM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思考。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站房5G+智慧工地项目

  《中国建设报》:在您看来,现阶段BIM应用的发展主要呈现哪些特点?

  汪少山:现阶段BIM应用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BIM应用从创新驱动转向价值驱动。经过阶段性的研究、探索、实践,BIM技术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可。在国际性的BIM应用交流中发现,BIM技术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应用,其价值已经从技术管理逐渐向建造全过程管理拓展,包括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BIM技术与管理的融合应用成为一个趋势。

  二是BIM技术从工具型应用转向平台化应用思维。BIM应用的平台化产品,将整合建造各阶段参与方的资源,提供基于BIM的行业定额、构件库、工艺工法、指标信息、材价信息、劳务信息及行为数据等,服务于全价值链的生产活动,实现建造阶段全企业、全行业的生产要素优化与配置。

  《中国建设报》:您认为建筑业企业在实现数字化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方面,BIM技术将起到哪些作用?

  汪少山:企业在实现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过程中需要考虑4个方面,即建筑实体数字化、要素对象数字化、作业过程数字化、管理决策智能化。

  建筑实体数字化是项目数字化的基础,核心是多专业建筑实体的模型化,即通过“BIM+”打造项目数字模型。要素对象数字化是项目数字化的手段,通过应用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的数字化,提高项目管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业务执行效率、数据获取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作业过程数字化是项目数字化的核心,在建筑实体数字化和要素对象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PM+”,从计划、执行、检查到优化改进形成效率闭环。管理决策智能化是通过对项目的建筑实体、要素对象、作业过程的数字化,形成工程项目的数据中心,基于数据的共享、可视化的协作带来项目作业方式和项目管理方式的变革,提升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效率。

  《中国建设报》:您如何看待BIM等数字化技术给建筑业带来的变化?

  汪少山:BIM技术具备可视化和协同性的技术优势,可以利用BIM模型为数据载体,做好正向设计,从项目的策划阶段就实现更有效的规划,指导后续工程的建造与运维。企业通过使用BIM技术创建完整信息的数字建筑模型,在项目建造前期就加入进度、成本等相关信息,而不是在建造过程中才去考虑。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和决策顺序,同时将更合理地优化建造过程各个环节。使用以BIM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工程建造过程各方的协作,提升建造阶段的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中国建设报》:您认为哪些是现阶段阻碍BIM应用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如何应对?

  汪少山:初期阻碍BIM应用发展的有3个因素:标准规范、应用工具、人才培养。现在,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在现阶段,其问题的核心矛盾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是BIM标准的统一性问题。BIM技术在建筑业发展的这个阶段,行业需要有更加统一的BIM标准,形成与现阶段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才能更好地推进BIM普及应用。目前,我国的BIM国家标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化体系。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基础标准的不统一给BIM应用的推进造成了不小的阻碍,重要数据的丢失给应用层面带来极大的困扰,建立统一的基础标准对于现阶段BIM发展尤为重要。

  二是BIM应用的工具易用性问题。现阶段BIM应用工具的发展,主要应遵循2个趋势。一是设计领域BIM工具的普及,这是源头。基于BIM的正向设计可以很好地指导后续施工和运维阶段,这样将给项目的整体带来非常可观的正向收益。二是施工阶段的BIM应用要与业务场景相结合,这是核心。以生产环节的物资管理举例,从设计、算量阶段,可以清晰地计算出计划工程量,并通过BIM模型直观呈现出相关信息。

  三是人才体系建设的问题。企业应从加强BIM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BIM人才知识结构体系、完善人才发展机制3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解决此类问题。加强BIM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实现专业型BIM人才逐渐向既懂技术和管理又懂BIM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转变。BIM人才的发展要与专业岗位的职业发展通道相融合,合理建立包含激励和考核的BIM人才建设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BIM人才不断涌现。

(责编:李霞)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