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信息化>>解决方案>>
厦门打造市域治理“一网统管”体系
- 时间:2025-10-22 13:22
- 来源:中国建设报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积极探索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按照“1+2+N”(1个数字底座、2个治理平台、N个应用场景)总体架构,聚焦城市治理难题,以“高效处置一件事”为目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信息技术赋能双管齐下,创新打造厦门市域治理“一网统管”体系,实现城市治理事件及时发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统建共用,构筑一体化城市治理数字底座。市级统筹,集约化建设全市统一的感知中台、AI中台、数据中台,为各区各部门提供一体化共性基础能力,减少重复建设。感知中台接入全市物联感知设施,实现实时监测和精准告警。AI中台满足市、区两级各类AI算力和算法需求,实现“算力换人力、智能增效能”。数据中台形成“一人一档、一企一档”数据资源库,打造实时更新的城市动态人口感知体系。
高效联动,重塑城市事件协同管理体系。通过搭建城市运行监测、城市事件协同管理2个支撑平台,构建“风险早预警、问题早发现、事件快处置”的闭环管理机制。城市运行监测平台全景式、图表化展示城市经济社会运行指标数据,实时把脉城市生命体征。城市事件协同管理平台横向联动市直各部门,纵向贯通各区,建立事件督促督办、考核评价机制,重塑城市事件协同管理体系。
需求牵引,打造城市智慧治理典型应用。坚持应用导向,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城市智慧治理典型应用建设,力求在细微之处传递城市发展温度。如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改革,通过打通数据、精简证明、再造流程,实现全流程“不见面”线上智能办学,解决入学证明材料多、排队时间长等痛点难点问题。
厦门市市域治理“一网统管”体系,变“经验判断”为“数据决策”、变“人防人治”为“智防智治”、变“以部门为中心”为“以事件为中心”。通过融合城市治理体征数据,搭载指标预警模型,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领导驾驶舱,对城市运行态势、潜在风险及问题进行数字化呈现和精准映射,为风险防范、联动处置、领导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依托高度集成的感知中台和智能中台,7× 24小时不间断自主巡检,第一时间发现预警事件并自动触发处置机制,基于历史数据,智能识别出潜在风险点,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事件,逐步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作为”,促进城市治理提质增效;依托统一的事件协同管理平台和机制,对跨部门、跨领域复杂事件启动线上协同处置流程,确保相关部门及时共享信息、协调行动,形成合力解决问题。
目前,厦门市感知中台已接入36大类物联感知设备,形成异常告警事件4.7万余件;AI中台上架占道经营、违规停车等58个算法模型,形成1.23万余条告警事件;数据中台形成包含24个维度206个指标项的“一人一档”、17个维度126个指标项的“一企一档”,显著提升各类城市治理场景的基础支撑能力。
城市事件协同管理平台已入驻85家单位,累计流转事件超89万件,实现市、区、镇街、村居四级跨部门、跨层级事件流转和处置闭环。城市数字体征监测平台已整合接入26个部门超700项指标数据,形成1个综合态势和6个专题态势,初步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目标。
聚焦城市治理难题,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如大货车盲区监测预警应用,使道路事故率降低70%,死亡人数同比下降88%,全面提升全市大货车事故预防成效;“九小场所”火灾隐患防范,已试点覆盖840个“九小场所”,自动触发形成2000余条告警事件,有效预防火灾事故发生。
夏 雯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中国建筑业协会
| 中国建造师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水利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南方电网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中国能源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全球资源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环保设备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