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建筑信息化>>IT精英>>

基于CIM的数字孪生助力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 刚
 

  当前,城市发展面临来自城市规建管运、生态环境质量、产业升级落地、公共生活服务等方面的诸多挑战。新型城市发展需效率与质量提升,基于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推动城市精细化、韧性化、科学化治理是大势所趋,而基于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搭建数字孪生平台,则成为提升城市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产业、城市、环境与人的有机融合,进而借助技术驱动与平台赋能,构建基于CIM的“产、城、人、环”四位一体数字孪生城市新场景。具体体现为打造智慧规建管体系,助力实现城市精明增长;通过智慧产业服务,助力实现产业集聚创新;构建智慧社区,实现人居幸福美好;打造智慧生态体系,实现环境生态低碳。

  在城市精明增长方面,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CIM平台实现城市规划、建造、管理阶段的一体化打通,模拟推演城市建设与运行,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方案,从而实现城市重塑,精明增长。如在福州滨海新城,基于建设监管一张网,借助CIM平台实现建设工程数字化综合监管,实现项目综合信息、项目质量安全、项目进度、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四大核心业务的全过程动态监管,同时在城市运行管理阶段,通过智慧运营,实现城市治理一盘棋。

  在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基于数字孪生管理理念和CIM平台,对接已建成的智慧社区系统和数据,实现社区公用设施、安防监控、消防(环境)隐患、人车出入、社区治理等社区运行状况的统一实时监控和可视化呈现,为服务民生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促进智慧社区的健康发展。在青岛5G高新视频产业园智慧社区项目,基于CIM平台集成园区照明、视频安防、消防、进出车辆、门禁、灯杆部件、用水用电能耗等智能化系统及产业经济运行、招商政策、可视展示等运营数据,实现园区实时互联、集中管理、综合态势实时掌控。

  在环境生态低碳方面,基于数字孪生平台,运用智慧化的手段,构建全面感知、分析优化、智能决策、自动改善的体系。通过打造生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监测把脉在线化、问题诊断自动化、方案制定科学化、日常管护智能化的“生态医院”。在广联达西安大厦,运维阶段通过BIM +IOT(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对办公大楼内的人、事、物、财、空间的融合管理,打造集绿色、节能、健康、智能于一身的数字研发大楼。

  同时,围绕建造阶段的数字设计和数字工地,广联达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在数字设计领域,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图形平台打造的数字驱动的数维设计产品集,支撑实现“设计指标一体化、设计算量一体化、设计施工一体化”。基于“云+端”产品架构,打破数据交互壁垒,实现数据的高效流转与复用,提高多专业协同设计水平。基于构件增量传输技术,提升协同效率同时降低工具端性能压力。在设计算量一体化方面,通过建设工程全周期数据互通标准(SDIC),实现设计BIM模型在造价算量阶段的无缝对接,大幅提高设计阶段BIM模型数据价值。在设计施工一体化方面,基于SDIC将BIM设计成果高效传递至BIMMAKE、BIM5D建模设计软件进行施工深化模型和施工管理模型,能够实现真正的一模多用,打通设计与施工的数字化连接。

  在数字工地领域,致力于综合利用更广泛的数字技术实现降本增效、管理升级,沉淀数据资产,赋能项目决策。其中,岗位数字化通过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和流转并赋能业务、沉淀数据资产。现场生产则通过现场加工工业化,实现降本增效、管理升级。以项目成功指标牵引,数据驱动业务管理一体化,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支撑数据决策分析。最终实现包括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在内的施工管理数字化。

  广联达以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图形技术构筑数字城市空间基础设施,攻垒建筑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建筑产业新质生产力数字底座,持续推动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的数字化转型,助力推进新型城市建设。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孙思妍杨若男邱修海整理,图片由本报记者孙宇枫拍摄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