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建筑信息化>>新闻报道>>

模块化应用让智慧工地更“贴身”

  7月20日,在青岛登瀛车辆段项目27.3万平方米的施工场地内,14台塔吊正挥舞着长臂,建设者依靠智慧吊钩对周围操作环境一览无余,指挥着吊车有序穿梭在脚手架丛中……智慧工地应用正在项目日常管理中逐步扩展延伸。

  

  “实用、好用、管用”现已成为中铁十一局集团六公司智慧工地开发的固有理念与标签。智慧工地应用,不是一两个项目的“盆景”,而应着眼于全公司的“整片森林”。因所属项目种类繁多,且项目存在规模大、专业复杂、交叉作业多等特点,六公司研发4年以来,始终坚持“好用大于好看”,恪守“森林大于树木”的原则,以一个项目为试点开始统一策划、统一标准、按需开发,久久为功模块化地推进着公司级智慧工地建设,让其变得易推广、易复制。通过推广,目前他们已有30个项目应用了公司智慧工地平台,占全部在建项目的94%,其中11个车辆段项目完成了全覆盖,实现了人员、机械、物资精准管控和安全、质量、效率持续提升。

  

  “智慧工地平台要实用、好用,还要管用。”4年前,六公司首次试点运用智慧工地平台时,管理人员就在开始考虑,“全国项目那么多、数据标准不统一,如何最经济、最快捷地推广使用呢?”

  “有些智慧系统只能在一个项目运用,只是一次性的。我们团队设想打造一个公司统管平台,它类似一个布满插槽的底座,智慧应用功能模块就像各类插头,项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插入插槽即可接入系统应用,模块之间既保证数据互通,又不会相互影响。”六公司信息部研发人员付磊回忆当时的应用方案设想。

  

  要想做到模块化通用并非易事,研发人员首要解决的就是度量衡数据标准统一。为此,他们根据信息技术标准和项目管理标准,制定统一数据标准,使得与集团公司、中国铁建信息接口精准对接;设定模块库中的人员实名制模块、安全管理模块、质量管理模块、综合管理模块等项目必用模块;针对不同种类项目的特点,组建不同模块套餐供应用选择。

  为加强对劳务人员的管理,该公司各项目均启用劳务实名制模块,运用模块中劳务档案功能,实现建档立卡7.7万余人,监管农民工工资发放到位;运用智能考勤功能,分析现场用工合理性,有效降低了劳务用工成本。

  此外,针对项目痛点,他们紧贴需求,开发测试新的模块提供解决方案,在应用成熟后,将符合标准的外部功能模块纳入公司智慧工地模块库,增加项目智慧工地应用模块的选择范围。

  “比如现场长期存在物资点验不清楚、收发统计台账不完善等现象,我们开发物资管理模块,通过识别材料二维码获取信息,自动填报物资台账,确保物资信息及时完整录入系统。”合肥官塘车辆段项目智慧工地管理人员说。

  

  为助力项目管理升级,上海封浜车辆段项目开发质量管理模块,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功能,设置预警值,若有报警,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有效避免了混凝土质量问题。项目部通过预警信息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优化专项施工方案。

  多个项目联合开发智能监控功能有效辅助安全管理,累计上传并整改安全问题1.5万余条,自动导出安全检查整改记录5000余份,实现了项目安全隐患百分百跟踪销号。

  该公司通过统筹开发、共享应用的模式,避免项目在功能模块开发重复投入、各自为战的现象,有效降低了功能模块研发成本,加快了模块库建设速度。此外,他们积极跟踪智慧工地平台在项目应用情况,定期收集项目反馈意见,及时对功能模块进行迭代升级,持续和各序列业务深度融合,提高模块的适用性。

  “下一步我们将拓展物联应用,探索智能建造转型。采用工厂化模式开发智能设备接口,完善工地场景5G网络信号,接入常用智能化生产设备,进一步完善智慧工地功能,建立多企业、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体系,形成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该公司信息部负责人表示。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