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建筑信息化>>新闻报道>>
BIM报告剖析万达、北京新机场等案例 施工BIM技术应用成果显著
- 时间:2017-11-20 11:12
- 来源:建设行业信息网
【建设行业.报道】近日,一本《中国建设行业施工BIM应用分析报告(2017)》的发布引起了建筑行业多方关注。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建筑业,正处于谋求转型、应用新技术的关键时期,而建筑行业核心技术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已推广和应用数年,虽然有政策指引,行业上下游也在积极实践,但目前究竟发展如何?BIM的价值点在哪里?行业专家们对现状有什么判断?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使BIM应用更加迫切的需要被感知,最好能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方向、实践手段作为参考,让BIM应用更加规范有序,也少走弯路,真正实现其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价值。
《中国建设行业施工BIM应用分析报告(2017)》的发布,正如同是“雪中送炭”,给了正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建筑业一个完整的BIM应用现状调研与分析指南。这本在11月11日广联达主办BIM峰会上发布的报告,有调研、有分析、有专家、有观点、有案例,是集合了中国建设行业政府协会、高校、企业等多方力量的,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最具影响力的施工BIM应用报告之一。
作为报告发起方和主编方,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袁正刚在序言中表示,当前BIM应用的一些乱象,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对BIM的正确认识。BIM不是灵丹妙药,不是选择最补的补品就会让我们身体强壮,而是要对症下药,知道病症是什么,再用BIM帮助我们达到目的。编委会也正是希望通过《中国建设行业施工BIM应用分析报告(2017)》,让大家能更好地了解行业,洞察BIM趋势,做好企业的BIM战略部署和选择,将BIM技术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抓手,推动企业升级转型。袁正刚坚信,BIM技术一定会覆盖建筑业设计、施工、运维的全过程,一定会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让建筑业成为令人向往和尊重的行业。
过半数企业已成立BIM相关组织 我国BIM应用人才缺乏竟是最大难题
报告深入一线调研6个月,通过数据分析还原了行业BIM应用现状,并指明趋势。调研对象包括企业高管、企业或项目信息化负责人、项目总工、项目经理、BIM技术负责人等,涵盖企业、项目、岗位各层级问题,主要分为“基本信息”、“工程项目管理”、“BIM应用现状”三部分。作为施工BIM的应用分析报告,调研单位63.1%为施工总包单位,BIM咨询单位次之,其他还包括造价咨询单位等。
从调研结果来看,施工行业的BIM应用现状可分为5大部分。其一,基本情况方面,超过半数的企业已成立了BIM相关组织,其中更有17.2%的企业公司层和项目层都建立了BIM组织。而从企业对BIM的投入情况看,投入资金10万-50万的企业占比最高,达18%。其二,针对现阶段BIM工作的满意程度,仅有9.6%占比为非常满意,进一步分析表明BIM实施方式、BIM整体规划以及BIM的组织和投入、领导重视程度等都是影响BIM应用效果和满意程度的因素。其三,在BIM应用推进情况方面,甲方要求使用BIM的项目占比高达42.4%,其次是建筑结构非常复杂的项目,占比40.1%。在制定BIM技术应用规划方面,施工总包单位特级资质企业中有36.7%已清晰规划了近2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应用目标。其四,BIM的价值和阻力方面,55.1%的人希望藉此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而缺乏BIM人才是大多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占比竟然高达63.3%。其五,BIM应用的发展趋势方面,超过6成受访对象认为BIM应用核心推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和业主,其次是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而现阶段BIM应用最迫切的事,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标准和法律法规,占比分别为63.8%、60.2%。此外,74.5%的受访对象认为,BIM发展趋势是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而59.2%则认为,与物联网、移动技术、云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施工现场协同工作效率是趋势。
BIM技术价值需要科学合理评估 我国更需开发自己的应用平台
为了更深入的分析施工BIM的应用现状和趋势,报告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万达集团、湖南建工、广联达等高校、企业的17位行业专家,即张建平、马智亮、杨富春、李云贵、何关培、朱战备、陈浩、汪少山、杨晓毅、于晓明、郑刚、李卫军、宁小社、王益、严巍、赵一中、甘嘉恒,做了权威观点的分享集成。
针对BIM价值的量化评价,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建平表示,BIM应用效果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级体系。价值效益并不完全等于经济效益,就像员工对企业的具体作用是不同的,有在生产一线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如销售、生产人员;有辅助性如做战略研究和市场的人员,他们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对产品生产、销售乃至企业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国外软件二次开发的BIM平台能否成为趋势的问题,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智亮则表示,国外软件及依托于国外平台的二次开发软件,会为国内BIM应用带来数据安全风险。作为建设大国,我们需要开发自己的基础性软件、自己的应用平台才行。
关于BIM技术服务提供商能做什么,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BIM业务总经理汪少山提出,广联达作为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对BIM技术的推广落地义不容辞。广联达可以为企业提供整体的BIM平台解决方案,包括岗位级、项目级、企业级的“三级一体”解决方案,并“可合可分可连接”。针对BIM专业人才培养,广联达近年来也通过BIM直播课堂、线上自学资料共享、深入企业现场教学培训等方式陆续展开,并发起了国内专业BIM人员公益组织——GBC社团,致力于传播最新的BIM应用知识,分享最有价值的BIM实践案例。此外,关于如何理解施工行业的精细化管理、为什么有的企业感觉BIM价值不明显、BIM技术应该怎么用、是否有必要制定企业的BIM标准、我国BIM标准与国外有哪些区别等问题,专家们都在报告中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可以为大多数实践中的行业人士答疑解惑。
万达、北京新机场等应用实践 BIM在企业精细化管理方面成效显著
技术只有应用了才能体现出价值,BIM也不例外。近年来,尽管遇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但BIM技术应用的成果也非常显著。报告分析总结出施工企业的BIM需求和方法,并精选了4个典型案例,即万达BIM总发包管理平台应用、湖南建工集团企业BIM云平台整体规划、北京新机场航站区工程项目BIM应用、深国际前海置业智慧港先期项目BIM应用,还原施工现场,展示BIM应用的巨大价值。
以万达的BIM总发包管理平台应用为例。2015年万达集团在“总包交钥匙模式”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创新性变革,引入以BIM技术为基础、通过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平台进行管理的“BIM总发包管理模式”,被誉为全球不动产开发建设史上的一次革命。万达与广联达合作开发的BIM总发包管理平台,核心是万达方、设计总包方、工程总包方、工程监理方在同一平台上对项目实现“管理前置、协调同步、模式统一”的创新性管理模式,把大量的矛盾前置解决、注入模型、信息化实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也是管理格局的一次突变和革命。
再比如北京新机场航站区工程项目,作为以航站楼为中心,多个配套项目共同组成的大型建筑综合体,结构超长超大,造型变化多样,施工人员众多,对施工技术与管理的要求高。这一工程主要在项目管理、方案模拟,商务管理、动态管理、预制加工、深化设计六大方面应用了BIM技术。通过前期制定技术标准,如《BIM模型管理标准》、《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土建模型标准指南》、《BIM建模工作流程》、《机电建模标准指南》、《机电三维深化设计方案》,创建模型和实施方案,培养人才,选取软件如Autodesk Revit、广联达BIM5D、广联达GCL等应用,并咨询各方如广联达协助项目部进行模型验收、培训项目部各相关岗位利用BIM5D进行现场管理等,最终完成整体的项目实施。
湖南建工的企业BIM云平台,分数字化项目、信息化公司、互联网企业三个阶段实现,现阶段正处于从数字化项目向信息化公司过度期。深国际前海置业智慧港先期项目的BIM应用,则主要是为了实现提高桩基础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探索BIM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方法。
有专家表示,2017年是BIM技术发展的关键之年,政策的向好让BIM站上了行业风口。如住建部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的指导意见》、《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等文件,推动施工阶段BIM技术应用。而这本由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国二十余家建设行业协会、BIM联盟联合发起的《中国建设行业施工BIM应用分析报告(2017)》,初衷正是,通过调研分析,客观有效地了解行业项目管理问题及BIM应用现状,探求如何通过 BIM技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方法;总结行业BIM先进和优秀应用,坚定建筑施工企业BIM应用信心,为建筑施工行业BIM在项目管理的应用开拓思路,最终实现BIM技术的深度应用和创新发展。
(责编:王达)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三峡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化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